【購書請洽官方LINE】

  首頁  >>  中文圖書  . 資料首頁  


國際關係 中文第五版 2026年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3/E)

作/ 譯者:Pevehouse/胡祖慶 譯

  • ISBN:9786267410585
  • 年份:2026
  • 書號:00107685
  • 開數:16
  • 頁數:496
  • 定價:660元 
  • 教師教學配件:
    教學用投影片、辯論時刻
    ※教學配件僅供採用本書授課之教師教學參考用,無額外販售或索取。

譯者
胡祖慶
現職 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
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
研究領域 國際政治、法國政府與政治
       本書內容豐富多元,涵蓋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面向。最大特色在於全面掌握國際現勢的最新脈動,深入探討當代新近重要議題,如虛擬貨幣、資訊戰爭等。對於學習者而言,本書提供接觸全球關鍵課題的機會,包括戰爭與和平、團體間的衝突與合作、整合與分歧、人與生態環境間的互動,以及貧窮和發展等議題,具高度啟發性與實用性。

• 貼近日常生活的剖析:隨著國際依存度提高,恐怖組織得以利用新興通訊技術協調攻擊行動,流行疾病也能快速跨越國界,造成如新冠疫情般的公衛危機。這些現象與你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值得深入理解。
• 突顯民意和國際關係的關聯性:本書探討民意如何影響國際議題,如社會大眾對電腦駭客攻擊國際貿易的看法,以及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浪潮對全球政局的衝擊。
• 強調地緣政治重要性:近年國際情勢的演變,已終結冷戰後相對和平的時期,重新引發大國間的競爭與軍事衝突(如美中對峙、烏俄戰爭)。本書對此新近趨勢提供全面性的分析,幫助讀者掌握地緣政治的核心議題。

適用課程︰「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國際政治經濟」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綜合大學、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與相關科系學生,以及對於國際事務有興趣的社會人士。
第01章 全球化浪潮下的國際關係
 1.1 全球化、國際關係與日常生活
 1.2 行為者與影響力
 1.3 全球地理因素
 1.4 國際體系演進

第02章 現實主義理論
 2.1 現實主義
 2.2 權力
 2.3 國際體系
 2.4 同盟
 2.5 戰略

第03章 自由主義與社會理論
 3.1 戰爭減少的趨勢
 3.2 自由主義理論
 3.3 社會理論
 3.4 馬克思主義
 3.5 和平研究
 3.6 性別理論

第04章 外交政策
 4.1 制定外交政策
 4.2 國內因素影響

第05章 國際衝突
 5.1 世界各地戰爭
 5.2 理念衝突
 5.3 利益衝突

第06章 軍事力量與恐怖主義
 6.1 傳統武力
 6.2 發展中的科技
 6.3 恐怖主義
 6.4 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6.5 國家與軍隊

第07章 國際組織、國際法與人權議題
 7.1 國際組織扮演的角色
 7.2 聯合國
 7.3 國際法
 7.4 法律與主權
 7.5 人權

第08章 國際貿易
 8.1 貿易理論
 8.2 貿易機制
 8.3 經濟全球化

第09章 全球金融與企業
 9.1 全球化與金融問題
 9.2 貨幣體系
 9.3 個別國家財政情況
 9.4 跨國經濟互動

第10章 國際整合
 10.1 全球化與國際整合
 10.2 整合理論
 10.3 歐盟
 10.4 資訊的力量

第11章 環境與人口問題
 11.1 互賴與環境生態
 11.2 環境問題的處理
 11.3 自然資源
 11.4 人口問題

第12章 南北差距
 12.1 南方國家處境
 12.2 累積理論
 12.3 帝國主義

第13章 國際發展
 13.1 發展經驗
 13.2 經驗與教訓
 13.3 南北國家的資金往來
 13.4 外國援助


譯者序
       作者 Goldstein 指出「學生喜歡這本書」,箇中原因不外乎下述三點。第一,它擁有強大的作者群和出版公司做為後盾,能夠快步趕上國際關係劇烈變遷的節奏。也因此,2025 年問世的原書第十三版和中譯本第五版能夠在各個方面超越坊間同類書籍。例如:本書對於川普主義、俄烏戰爭、虛擬貨幣和新冠疫情多所著墨,這些議題在十年前是多數人難以想像的。

       第二,深入淺出是本書最大優點,作者屏棄艱澀難懂的理論陳述,讓初學者快速掌握重點。他指出現實主義重新成為理解國際關係發展的主要典範,從俄烏戰爭、美國片面設定關稅到加薩人道危機都是如此。上至政府決策者,下至基層民眾都必須據以因應。印度總理莫迪在相隔七年之後再度訪問中國大陸,引發西方學界和媒體脈絡相近的分析。

       第三,中譯本第五版所新增的「民意與國際關係」單元,相關資料突顯民主政治的優點是保障自由,而非提供良善統治,無論從國際關係或國內政治角度來看都是如此。晚近各國相繼出現民粹排外的聲音和行動,替國際法治前景蒙上陰影。即使在瑞士、奧地利和北歐等高度發展國家,極右派大致都已取得 33% 穩定支持。

       本書中譯本第五版在 2025 年問世,距離我翻譯 Frederic Pearson 和 Martin Rochester 所著《國際關係》剛好四十年。能夠優游在這個領域不算短的時間對我而言是幸運的。最要感謝的是歐信宏老師讓我分攤翻譯工作,同時給予指正。雙葉書廊願意在書籍市場景氣欠佳的時刻促成新版問世也實屬不易,希望除了嘉惠學子之外,本書能夠得到關心國際現勢的讀者認可。

       或許是因為譯者在譯作方面的努力,多位師長不吝給予踏出國門,驗證所學的機會。在這方面,我要感謝蘇起和胡志強兩位老師,以及宋楚瑜主席,讓我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當中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兩點。第一,2004 年我隨團在波士頓和當時是眾院少數黨領袖的裴洛西共進早餐,2016 年又在克里夫蘭速貸體育館撞見總統候選人川普。2020 年,裴洛西以眾院議長身分在全球媒體前面撕毀總統川普國情咨文講稿,提供我在親友聚會的談資。

       第二,2013 年我隨團前往卡薩布蘭加參加「城市與地方政府聯盟」大會,並且因此兩度造訪「北非諜影」復刻場景里克咖啡館。每當我重看這部好萊塢經典巨作的時候,腦海中自然浮起自己用法語和當時女店長閒聊的畫面。

       如同過去,我要感謝內人世敏照顧,以及長女修恩和次女修真陪伴。最近修真替我覓得半子宇翔,同樣乖巧伶俐,凡事不需要操心。譯者才疏學淺,筆下誤漏之處在所難免,尚祈學界先進不吝賜正為感。

胡祖慶 謹識
2025 年 9 月於臺中東海路寓所

作者序
       國際社會的相互依存度愈來愈高,為日常生活帶來重大利益,例如:我們可以透過國際慈善組織對地震受災者伸出援手。然而,依存度提高也會讓某些問題變得更加棘手,例如:恐怖組織可以利用新的資通訊技術協調攻擊行動,流行疾病能夠快速跨越國界,製造新冠疫情那樣的公衛危機。

       雖然國家間的往來日益密切,許多大一新生仍舊對於國際事務一知半解。當事人的錯誤印象包括第三世界貧窮程度,以及得到國際社會多少幫助。所以,我們需要一本入門教科書,讓學生得到即時和正確資訊。本書希望讀者因此對於國際事務感到興趣,進而運用知識改變國際秩序。

       國際關係不僅重要,而且有趣。它的內容豐富,涵括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各個層面。對於學習者而言,解析國際關係內幕是對智力和耐力的重大挑戰。在這個過程當中,當事人得面對許多關係到全人類的重要課題,其中包括戰爭與和平、團體間的衝突與合作、整合與分歧、人與生態環境間的關係,以及貧窮與發展等。

第 13 版的新意
       本書第 13 版做出許多更新,在國際體系出現諸多轉變和不確定性的當下,這些更新更顯必要。先前勢不可擋的全球化遇到挫敗,成為貫穿全書主軸。例如:全球化挫敗導致世界各國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政黨的崛起。英國因而退出歐盟,若干國家則是決定退出國際刑事法院這類國際組織(譯者按:2025 年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之後隨即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

       除了全球化挫敗之外,地緣政治重要性提升是新版的另一條主軸。1989 年冷戰結束之後,許多學者認為大國競逐和武力侵略將會走入歷史,人類將會迎來「歷史終結」。過去幾年的情勢發展讓這類樂觀情緒消失殆盡。雖然美國和中國之間存在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但是兩國的權力競逐較諸冷戰時期美蘇對抗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2022 年,俄國入侵烏克蘭,地緣政治的重要性重新來到高點,為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帶來嚴峻挑戰。

       最後,新冠疫情突顯國際社會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脆弱性。它一度造成各國封城和關閉校園,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都無法倖免。相關影響包括商品供應鏈斷裂,各國爭奪奇貨可居的疫苗,以及疫苗分配和施打政策引發爭議等。

       與此同時,我們大幅更新「民意與國際關係」單元。在美國,相關議題包括民意是否支持北約組織和對外援助等。在其他國家,相關議題包括民意如何看待電腦駭客對於國際貿易進行攻擊,以及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浪潮。

       再者,我們替圖表增加新的資料,更新總體經濟數據。

本書架構
       本書第一部分討論國際安全,第二部分則是探討國際政治經濟。雖然這兩個部分分開處理,但是在理論和實際上都有相互重疊之處,作者嘗試運用主宰、互惠和認同等三個核心概念突顯這項事實。

       第 1 章介紹國際關係研究現況;解釋何謂共同利益問題,探討主宰、互惠和認同等三個核心概念,以及提供歷史與地理背景資料。第 2 和第 3 章指陳用以研究國際關係的理論途徑。

       第 4 章探討外交決策和執行過程,以及相關制度運作。第 5 章探討國際衝突來源,包括種族、領土和經濟各個層面。第 6 章探討國家如何使用武力,以及恐怖主義的相關問題。第 7 章探討國際組織如何制定和執行國際法,以及何以人權問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相關探討可以做為國際安全和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之間的橋梁。

       餘下章節要探討國際政治經濟問題,重點由個體經濟原則和國民經濟、國際經貿關係、國際整合、生態環境延伸到南北關係,其中以發展問題占據最多篇幅。第 8 章介紹國際政治經濟的理論概念,由此發現國際安全理論也可以適用於新的領域。再者,貿易關係可說是國際政治經濟當中最重要的課題。第 9 章討論國際貨幣、金融與跨國公司經營涉及的政治問題。第 10 章分別從區域和全球角度討論國際整合過程。第 11 章顯示生態環境保護、拓展國與國間談判空間,提高互賴程度。第 12 章從全球性角度討論南北關係,特別是貧窮在第三世界造成的問題。第 13 章探討第三世界追求經濟發展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當事國考慮的因素包括國際貿易、外債和外援等。

教學重點
       在國際關係這項學科當中,所謂知識通常是暫時性結論,事件發展隨時可能推翻學者建構的理論。因此,大學生應該先學會批判性思考。也因此,本書經常不遽下定論,讓讀者自己判斷問題可能的發展走向。

感謝及給讀者的幾句話
       許多學者、同僚和朋友曾經提供筆者寶貴意見。作者特別感謝已故的諾斯教授(Robert North)多年前提出以對價和議價概念整合國際關係四個分析層次的構想。學者在做研究的時候如同欣賞風景,每個人有他自己中意的主題。本書試著繪出一幅地圖,引導讀者找出國際關係領域當中重要的主題與爭議。

       學者通常使用他們的專業術語解說問題,本書試圖破解這些密碼,讓一般人也能登堂入室,了解國際關係為何物。國際關係研究充滿不同聲音,幾乎到了「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此等地步。本書只能挑出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聲音,也就是擷取精華的成果。

       即使如此,此時各位手中已經握有一張地圖,能夠帶領你們進入國際關係這個多彩多姿的領域。過去幾年,國際政治出現許多重大改變。這點提高筆者寫作本書的興趣,希望讀者也能喜歡如此的探索工作。

Jon C. Pevehouse 等謹識


Copyright ©2007 雙葉書廊.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6019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2號1樓
TEL:02-2368-4198 02-2368-7084 FAX:02-2365-7990 e-mail:pub@yehye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