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書請洽官方LINE】

  首頁  >>  中文圖書  . 資料首頁  


空間分析方法與應用:使用ArcGIS Pro與R語言 二版增修版 2026年

作/ 譯者:溫在弘 著

  • ISBN:9786267410554
  • 年份:2026
  • 書號:00107682
  • 開數:
  • 頁數:0
  • 定價:即將出版 
  • 教師教學配件:
    教學用投影片、實習範例資料(包含範例圖資與R程式碼)
    ※教學配件僅供採用本書授課之教師教學參考用,無額外販售或索取。

作者
溫在弘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空間資訊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公共事務研究所/統計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泰國瑪希敦大學(Mahidol University)流行病學系兼任教授
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
臺灣地理資訊學會理事、臺灣人口學會監事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博士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主任
中華民國地圖學會理事長
國科會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空間資訊科技學門複審委員
行政院環保署「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
《人口學刊》主編
研究領域 地理計算科學與空間分析
空間流行病學
榮譽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勵進青年講座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
國科會未來科技獎
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本書系統性地介紹空間分析的概念與常用的分析方法,涵蓋空間思考的基本觀念、地圖繪製原則、空間的幾何關係、空間型態與群聚分析以及地理變數的關聯分析與迴歸模型等主題。書中的「地圖」透過資料科學的分析思維,引導讀者探索在空間資料背後所蘊含的地理過程與意涵。期望讀者能在實際問題的情境中,培養空間推理與分析的能力。

循序漸進地介紹常用的空間分析方法,並輔以實際應用實例。
引導讀者掌握統計思維與機器學習在空間資料分析上的異同。
強調「從動手中學習」的理念,增修版內容除保留原本 ArcGIS Pro 範例外,特別新增 R 語言範例程式,進行逐步實作解說。

適用課程︰
空間分析、地理資訊分析、計量地理學、空間統計等。
適用對象︰
技專校院、大學地理學、空間資訊、都市計畫、自然資源、觀光休閒、景觀與遊憩、土地管理、地政或不動產與城鄉規劃等相關科系大學部及研究所學生。
第01章 空間思考:地理空間分析的基本觀念
 1.1  何謂「空間思考」
 1.2  地理空間分析的流程
 1.3  地理空間的資料模型
 1.4  地理空間的分析觀點
 1.5  注意空間資料的陷阱
 範例
  ArcGIS Pro 範例實作
  R 範例實作

第02章 地圖繪製:空間分布的呈現
 2.1  繪製地圖的意義
 2.2  繪製主題地圖的原則:類別資料
 2.3  繪製主題地圖的原則:數值資料
 範例
  ArcGIS Pro 範例實作
  R 範例實作

第03章 探索地理空間的幾何關係
 3.1  空間鄰近性
 3.2  空間涵蓋
 範例
  ArcGIS Pro 範例實作
  R 範例實作

第04章 點事件的空間型態
 4.1  空間型態分析之前的準備工作
 4.2  空間分布的中心趨勢
 4.3  空間分布的分散程度
 範例
  ArcGIS Pro 範例實作
  R 範例實作

第05章 偵測點事件的空間群聚
 5.1  統計檢定與地理分析
 5.2  空間型態檢定的概念
 5.3  空間群聚的全域檢定
 範例
  ArcGIS Pro 範例實作
  R 範例實作

第06章 找出點事件的群聚熱區
 6.1  找出群聚的目的
 6.2  找出群聚熱區的方法
 6.3  影響群聚判斷的因素
 範例
  ArcGIS Pro 範例實作
  R 範例實作

第07章 地理屬性的空間型態:空間相依性
 7.1  分析地理屬性的空間型態
 7.2  空間鄰近關係的定義
 7.3  空間自相關與群聚強度的全域檢定
 範例
  ArcGIS Pro 範例實作
  R 範例實作

第08章 地理屬性的空間群聚
 8.1  地理屬性的空間群聚
 8.2  空間自相關的局部檢定
 8.3  群聚程度的量測
 8.4  影響屬性空間相依性判斷的因素
 範例
  ArcGIS Pro 範例實作
  R 範例實作

第09章 地理變數的關聯分析
 9.1  探索地理變數間的相關性
 9.2  地理資料的統計模型
 9.3  地理資料的機器學習模型
 範例
  ArcGIS Pro 範例實作
  R 範例實作

附錄
 附錄1 Z 統計檢定表格
 附錄2 Student's 學生 t 統計檢定表格
 附錄3 卡方檢定表格
 附錄4 Kolmogorov-Smirnov 檢定表格

二版增修序

       隨著行動裝置和寬頻網路的迅速普及,來自手機通話、社群媒體(如 Facebook、Instagram 等)的打卡功能、群眾外包的地理資訊(如開放街圖計畫)及無線微型感測器等即時定位資料來源,匯集成所謂的「巨量地理資料」,使我們得以檢索各類空間資訊。若能進一步整合這些空間資訊與其脈絡,我們將有前所未有的機會探索人類與環境的動態過程。因此,在這個資料驅動決策的時代,掌握空間分析的方法與技術更顯其重要性。

       然而,空間分析方法基於統計學原理,由於地理空間資料的相依性(dependency),挑戰統計抽樣的基本假設:樣本為獨立且相同分配的隨機變數(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random variables),增加資料分析與統計推論的複雜度。這個領域不可避免地需要更深入的統計觀念理解與數學公式計算,導致許多學生在接觸空間資料分析時,常迷失在複雜的數學公式或軟體操作程序中,而忽略了空間分析的真正目的:探索資料在地理空間分布的實質意義,並進一步理解資料背後人與環境互動所構成的空間過程(spatial process),包括:鄰近關係與邊緣效應、空間相依與異質性、地理群聚與擴散現象等地理特徵。

       基於上述理由,我在2015年出版《空間分析:方法與應用》,嘗試帶領讀者將「地圖」作為空間分析的原點,以地圖繪製為起點,讓讀者能看到空間分析的初衷。全書架構首先闡述空間思考的觀點,以介紹地圖學原理開啟學習旅程,利用圖像視覺化呈現有意義的空間資訊。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我們可以將紙本地圖轉換成各種主題圖層(thematic layers)的地理資訊,利用空間計算探索各種幾何關係的空間型態。後續章節逐步鋪陳空間分析的重要觀念:如何處理空間相依性的統計分析方法,包括:空間自相關、空間群聚檢定、關聯分析與迴歸模式等主題。

       隨著機器學習演算法開始廣泛應用於空間資料分析,為回應此新趨勢,於2020年第二版內容新增了常用於空間資料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包括 DBSCAN、OPTICS 等分群演算法、決策樹與隨機森林等預測分類演算法。透過這些方法的介紹,讓讀者了解統計學思維方式與機器學習演算法在資料分析上的異同。

       到了2025年,開源工具逐漸主導資料科學領域的應用實務。因此,「第二版增修版」中,進一步擴充以 R 語言進行空間分析的實作內容,並在延續原有 ArcGIS Pro 工具介紹的同時,提供更多元與具可重現性的分析方法。

       為降低抽象數學對學習的門檻,書中各章皆以具體案例解說統計意涵,並輔以圖解方式呈現演算法步驟,使讀者能從公式中體會其實務應用之意義。此外,延續「從動手中學習」的教學理念,書中每章皆重新設計「範例實作」單元,提供背景情境、資料來源與分析任務,並分別採用 ArcGISPro 與 R 語言進行操作,期望讀者能在模擬真實問題情境中,培養空間推理與分析的能力。

       本書於2025年夏季完成「第二版增修版」,能順利再版,誠摯感謝雙葉書廊大力支持我的再版構想。回首十年來的教學歷程,曾經在501研究室同學的參與與討論是此書得以逐步成熟的重要助力。奠定第一版(2015年)內容架構的博碩士研究生,如今已成為地理資訊領域學術界與產業界的中堅,包括: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學系的陳威全博士、任教於美國華盛頓大學都市計畫系的陳慈忻博士、任教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的郭飛鷹博士,以及服務於導航地圖與地理資訊業界的王逸翔、賴佩均與許景舜。參與空間分析第二版(2020年)修訂與討論的另一批研究生,現亦已經成為社會新鮮人,包括:投身於資料分析與金融科技領域的宇、游孟純、杜承軒,以及兼具資訊技術與文學風采的邱映寰。至於本次增修版(2025年)的內容更新、 R 實作與 ArcGIS Pro 的持續修訂等工作,則有賴於研究室助理廖思采的細緻協助,特此致謝。

       有幸在臺灣大學這座人才薈萃的學術殿堂任教,感謝這些年來遇到的無數優秀學生,在課堂上給予的回饋與討論。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不斷累積我對空間分析這門學科在教學上的熱忱與研究上的想像。最後,本書在研究論文、教學授課與學術行政的忙碌中倉促成書,相信內容難免有疏漏錯誤之處,尚祈各界先進惠予指正。

溫在弘 謹啟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501 研究室
中華民國114年7月22日



Copyright ©2007 雙葉書廊.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6019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2號1樓
TEL:02-2368-4198 02-2368-7084 FAX:02-2365-7990 e-mail:pub@yehye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