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書請洽官方LINE】

  首頁  >>  中文圖書  . 資料首頁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第五版 2026年

作/ 譯者:黃源協.蕭文高 著

  • ISBN:9786267410547
  • 年份:2026
  • 書號:00107677
  • 開數:18K
  • 頁數:480
  • 定價:695元 
  • 備註:電子書定價590元,購買
  • 教師教學配件:
    教學用投影片
    ※教學配件僅供採用本書授課之教師教學參考用,無額外販售或索取。

作者
黃源協
現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長期照顧經營管理在職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執行長
台灣非營利組織與長期照顧經營管理學會理事長
學歷 英國新堡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碩士
東吳大學社會學碩士、學士
經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主任
社團法人臺灣社會政策學會理事長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布萊頓大學訪問學者
臺北市立仁愛醫院社會服務員
宜蘭縣冬山鄉公所課員
研究專長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社會工作管理、社區工作、社區照顧、原住民族社會福利

蕭文高
現職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TSSCI)主編
《當代社會工作學刊》主編
學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及法律系學士
經歷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彰化縣政府社會局身心障礙福利課課員
臺中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督導
研究專長 老人照顧服務與社會工作、社區工作、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社會研究法與統計
       本書延續前版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特色,回應國內外社會環境變遷下對政策與立法的挑戰。內容強化對國際社會政策發展趨勢的分析,聚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新式福利混合經濟等概念,探討對臺灣政策的啟示與影響;新增《社會福利基本法》與《公益勸募條例》介紹,修訂性別平等三法等重要法規內容,掌握社會立法現況。另外重新檢視兒少、身心障礙者、高齡者、婦女與原住民族等族群的服務政策與實務措施,提出發展建議,深化對制度的理解與省思。

• 融合理論與實務:深入探討社會政策與立法,解析政策價值與制度邏輯,建構清晰且系統的學習架構。
• 放眼國際,掌握脈動:聚焦聯合國 SDGs 與福利混合經濟,探討其對臺灣社會政策的影響,提升讀者國際比較與反思能力。
• 法規更新,掌握趨勢:納入《社會福利基本法》、《公益勸募條例》,修訂性別平等相關法規,掌握社會立法最新動態。
• 聚焦弱勢群體政策研究:檢視各類弱勢族群的服務措施與挑戰,提出具前瞻性的發展方向。

適用課程︰大專院校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大學與技專校院社工、社福、社會學、老服等相關科系學生,及有志報考社工師、公職者及社會福利從業人員。
第01章 何謂社會政策
 第一節 社會政策的起源
 第二節 社會政策的定義
 第三節 社會政策的內涵
 第四節 為何需要學習社會政策

第02章 意識型態與社會政策
 第一節 社會民主觀點
 第二節 新右派
 第三節 第三條路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
 第五節 女性主義
 第六節 新社會運動

第03章 價值與社會政策
 第一節 需求
 第二節 公民權
 第三節 社會排除
 第四節 平等
 第五節 社會正義

第04章 社會政策的制定過程、模式與執行
 第一節 政策過程
 第二節 影響社會政策制定的因素
 第三節 理論觀點
 第四節 社會政策的合法化過程
 第五節 社會政策的制定模式
 第六節 政策執行

第05章 社會福利與福利國家
 第一節 社會福利的意涵、類型與模式
 第二節 福利國家的意涵與發展
 第三節 福利國家的危機與緊縮
 第四節 新社會風險與社會投資型福利國家
 第五節 比較社會政策: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及其批判

第06章 社會政策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英國社會政策的發展
 第二節 美國社會政策的發展
 第三節 臺灣社會政策的發展
 第四節 社會福利基本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07章 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險
 第一節 社會安全
 第二節 社會保險
 第三節 老年、遺屬與失能保險
 第四節 健康保險
 第五節 長期照顧保險
 第六節 失業保險
 第七節 職業災害保險

第08章 貧窮與社會救助
 第一節 貧窮的定義
 第二節 貧窮的歸因
 第三節 從安貧到脫貧
 第四節 社會救助政策
 第五節 社會救助法的內涵
 第六節 社會救助法的檢視

第09章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兒童及少年的問題與需求
 第三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四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五節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的內容與特色
 第六節 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的內容與特色
 第七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第10章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身心障礙的意涵與觀點
 第三節 身心障礙者的問題與需求
 第四節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五節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六節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第11章 老人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老人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高齡化社會的問題與福利需求
 第三節 老人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四節 老人福利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五節 長期照顧服務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六節 老人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第12章 婦女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婦女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婦女的問題與需求
 第三節 婦女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四節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五節 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六節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的內容與特色
 第七節 性別平等工作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八節 性騷擾防治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九節 跟蹤騷擾防治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十節 婦女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第13章 原住民族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與立法
 第一節 原住民族福利與權益保障發展趨勢
 第二節 原住民族的社會問題與福利需求
 第三節 原住民族福利與權益保障政策
 第四節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五節 原住民族福利與權益保障的檢視

第14章 社會工作專業、志願服務與公益勸募體系
 第一節 社會工作師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二節 社會工作專業體系的檢視
 第三節 志願服務的意涵與發展趨勢
 第四節 志願服務法的內容與特色
 第五節 志願服務體系的檢視
 第六節 公益勸募條例的內容與特色

第15章 社會政策實踐的抉擇
 第一節 新式福利混合經濟
 第二節 以社區作為福利輸送的基地?
 第三節 志願部門是政府的好夥伴?
 第四節 政府該如何介入家庭?
 第五節 商業部門能加入社會服務供給的行列?
 第六節 社會企業能兼顧「公益」與「市場」?
 第七節 臺灣社會政策實踐的抉擇


五版序

       自 2006 年首版問世以來,《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已陪伴讀者走過二十個寒暑。這本書的撰寫與更新,始終立基於一個核心目標:在理論與實務之間架起橋梁,協助讀者掌握社會政策與立法的制度基礎、歷史脈絡與價值意涵。感謝各大專院校師長與同學長年來的支持與採用,使本書得以在知識變遷與實務挑戰中持續發揮教育功能,也讓我們對這份工作始終懷抱敬意與責任。

       新版的章節安排不再區分篇章,而以第一至第十五章貫穿社會政策的基本理論、制度設計,以及特定群體的政策與權益保障。第一至第八章由蕭文高老師撰寫,聚焦政策理論、價值理念、制度發展與福利國家的脈絡;第九至第十五章則由我負責,探討兒童與少年、身心障礙者、高齡者、婦女與原住民族等族群的福利政策與立法安排,並分析社會工作、志願服務與公益勸募體系的制度實踐與反思。

       本書特別關注社會政策與立法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交錯下的轉變,從聯合國《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強調的「不遺漏任何人」出發,延伸至臺灣在性別平權、社會參與、福利資源配置等議題上的制度回應與實踐成果。在法規層面,補充了《社會福利基本法》、《公益勸募條例》與《跟蹤騷擾防制法》等近年重要立法,並更新性別平等三法、兒少法與身心障礙相關法規,以呈現我國社會立法的最新進展。在福利供給面,也介紹新型福利混合經濟架構下,政府、企業、社會企業、志願部門、社區與非正式照顧系統的互動,強化讀者對福利實踐邏輯的整體理解。

       我們相信,社會政策不僅是制度設計的技術工程,更是一種價值實踐的公共抉擇。本書期望引導學生在理解制度與文本之餘,進一步關注背後的社會結構與不平等機制,並在分析過程中培養批判視野與實務判斷力。面對快速變動的社會與多元化的福利需求,唯有具備制度敏感度與倫理意識,方能在未來的專業實踐中推動更公平且具韌性的社會改革。

       回顧過去版本,第三版封面選用英國福利國家規劃者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及其 Beveridge Report,致敬其對當代社會福利與社會政策的深遠貢獻。第四版則以我在英國攻讀博士學位時的指導教授 Michael Hill 為封面,感念他在留學期間的關懷,以及對我學術生涯深刻而長久的影響。今年七月重返英倫探訪 Michael,他依然熱情如昔。然而,令我深感不捨的是,視我們如家人般照顧的師母,已於去年聖誕節前夕辭世。師母一生溫柔善良、關愛無私,不僅默默支持先生的學術工作,更細心照顧遠道而來的留學生,讓我們在異鄉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為感謝老師並緬懷師母,在徵得 Michael 同意後,本版封面選擇以他與師母的合影呈現,這不僅是對兩位長輩的深切感念與懷念,也是對師母精神的致敬。願更多後進認識這位在學術與人生中皆展現典範風範的師者,以及他生命中最溫柔的伴侶。Michael Hill 教授是國際知名的社會政策學者,著作等身,即使年近九旬,仍持續出版新作,最新著作是與瑞士和巴西學者合著,即將於年底出版的 The Public Policy Process(第九版)。他曾指導多位臺灣博士生,返國後,他/她們在臺灣社會政策、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領域均發揮了重要影響。留學歲月中,Michael 在學術上啟發我深入思考制度背後的價值與脈絡,而師母的體貼與溫厚,則成為我在異鄉最真切的力量與慰藉。

       在此,謹以此書第五版,向恩師與師母致上最誠摯的感謝與懷念,也期許本書能繼續啟發更多關注社會政策的讀者,在理解制度與政策的同時,不忘背後的人性關懷與社會責任。

       本書的完成,凝聚了許多人的支持與協助。文高與我雖各自忙於教學與研究,仍持續以嚴謹態度共同撰寫與修訂,彼此砥礪,使本書延續理論深度與實務連結的特色。再過一、兩年,我將結束三十餘年的教學與研究生涯。回望這段旅程,感謝暨大與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長期提供自由、穩定且充滿激盪的學術環境,讓我得以專注於所熱愛的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領域。這份職涯經驗,不僅深刻塑造了我的教學與研究生命,也奠定了我對社會責任的信念。

       本版封面仍由韋潔設計,延續「公共連結」與「多元交織」的意象,象徵社會政策作為制度、行動者與社群之間的樞紐,也代表本書對社會參與與制度想像的關注。感謝韋潔的用心與創意,為本書增添溫度與意涵。同時,衷心感謝我的太太兼同事俐昕,她不僅是我在學術道路上的最佳夥伴,在研究中透過彼此切磋、合作而激盪出許多火花;更是在生活中給予我無微不至的照顧與支持,是我持續前行的動力。最後,誠摯感謝雙葉書廊的曼瑄與琦蕙在過程中的專業協助與信任,使本書得以順利完成。

       本在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深知任何書寫都無法盡善盡美,仍盼本書能成為讀者理解制度、反思現實與投身公共實踐的起點,並期待各方回饋與指正,讓這份知識工程持續向前。

黃源協
2025 年 8 月 12 日於暨大


Copyright ©2007 雙葉書廊.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6019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2號1樓
TEL:02-2368-4198 02-2368-7084 FAX:02-2365-7990 e-mail:pub@yehye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