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書請洽官方LINE】

  首頁  >>  中文圖書  . 資料首頁  


組織理論與管理:個案.衡量與產業應用 第四版 2025年

作/ 譯者:楊仁壽.卓秀足 著

  • ISBN:9786267410448
  • 年份:2025
  • 書號:00107669
  • 開數:16
  • 頁數:528
  • 定價:750元 
  • 教師教學配件:
    習題解答、題庫、教學用投影片
    ※教學配件僅供採用本書授課之教師教學參考用,無額外販售或索取。

作者
楊仁壽
現職 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學歷 中山大學管理學博士
經歷 UCSD 訪問學者、雲科大特聘教授、雲科大校務發展中心主任。曾於中友百貨、國光生技、福隆玻纖、竹山秀傳醫院、正新橡膠、旭硝子、鈺齊國際等擔任顧問或教育訓練
研究領域 組織理論、組織行為。研究論文發表於《臺大管理論叢》、《管理學報》、《中山管理評論》、《組織與管理》、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ervice Industry JournalReview of Managerial ScienceManagement Decision

卓秀足
現職 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
學歷 雲林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
經歷 勞動部人才發展品質管理(TTQS)主導評核委員、小型企業人力提升計畫輔導顧問、勞動力發展署 3C 共通核心職能課程講師、南開科大企管系主任
研究領域 社會企業、組織行為。研究論文發表於《管理評論》、《組織與管理》、《管理與系統》、《觀光研究學報》、Psychology & Health
|創新的內容設計|
• 以說故事的方式介紹理論。
• 搭配實務解說闡述理論應用。
• 具體介紹理論概念如何衡量與應用。

|理論介紹完整|
組織設計的理論:組織結構設計、組織文化、權變理論、代理理論、公司治理、企業倫理、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永續性。
組織生存與卓越的理論:組織生態、體制理論、資源依賴、組織網絡、資源基礎、動態能力、競能基礎、交易成本。
組織轉型的理論:決策、衝突、權力、政治、學習、知識管理、創新、變革。

|實務案例豐富|
• 主要聚焦於臺灣的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同時涵蓋國際案例,以兼顧全球視野。

適用課程︰組織理論、組織管理、組織設計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相關科系的大學部與碩士班學生。
第一篇 組織設計
第一章 認識組織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台積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第二節 組織的共通性
 第三節 組織的異質性
 第四節 管理組織的三種觀點
 第五節 本書涵蓋的組織理論與實務
 第六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巨大集團

第二章 組織結構與設計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薰衣草森林公司
 第二節 設計水平與垂直分化
 第三節 設計整合與控制機制
 第四節 當代組織形式
 第五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Zara

第三章 組織文化的創建與管理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好市多
 第二節 組織文化的內涵
 第三節 組織文化類型與華人組織文化特色
 第四節 塑造組織文化的因素
 第五節 組織文化的傳播
 第六節 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
 第七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海底撈餐飲

第四章 組織的永續性:治理、倫理與營運模式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希拉洛斯公司
 第二節 公司治理與永續性
 第三節 企業倫理與永續性
 第四節 企業營運模式與永續性
 第五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瑞幸咖啡

第五章 組織設計的權變管理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富邦媒體科技
 第二節 組織設計的權變理論
 第三節 規模、組織生命週期與組織設計
 第四節 環境與組織設計
 第五節 策略與組織設計
 第六節 生產科技與組織設計
 第七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大田精密

第二篇 組織生存與卓越
第六章 管理組織的生存環境:生態與體制理論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臺灣的長照產業
 第二節 組織生態理論
 第三節 體制理論
 第四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太陽光電產業

第七章 管理組織的資源依賴:資源依賴與交易成本理論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鴻海科技集團
 第二節 資源依賴理論
 第三節 交易成本理論
 第四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環球晶圓

第八章 管理組織的資源網絡:社會網絡觀點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雄獅集團
 第二節 社會網絡觀點
 第三節 策略聯盟網絡的管理
 第四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財團法人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第九章 管理組織的競爭力:資源基礎、競能基礎與動態能力觀點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韓國三星集團
 第二節 資源基礎、競能基礎與動態能力
 第三節 組織資源的管理
 第四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IBM

第三篇 組織轉型
第十章 管理組織決策、衝突、權力與政治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泰山
 第二節 組織決策
 第三節 組織衝突
 第四節 組織權力
 第五節 組織政治
 第六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鴻海併購夏普

第十一章 組織學習與知識管理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雷諾—日產聯盟
  第二節 組織學習行為與組織記憶
  第三節 組織學習的形式
  第四節 組織如何學習
  第五節 影響組織學習的因素
  第六節 知識管理
  第七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中鼎集團

第十二章 管理組織創新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網飛
  第二節 組織創新的內涵
  第三節 創新策略
  第四節 管理創新流程
  第五節 設計有益創新的組織結構與文化
  第六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Spotify

第十三章 管理組織變革
  第一節 從個案中學習:宏碁
  第二節 組織為什麼會發動變革
  第三節 組織變革的標的與方式
  第四節 組織變革的基本歷程
  第五節 組織變革的抗拒與管理
  第六節 組織變革為什麼會失敗
  第七節 衡量與管理
  實務與理論的對話:李維斯


序 本書特色、內容更新與教學建議

       這本書從 2009 年出版以來,每年約有 50 餘個系所的課程使用,我們相信,本書無論在組織理論的廣度與深度,或是理論的實務應用說明,在全球以碩士班與大學部為對象的教科書中,是相當值得推薦的。
       每次的改版,我們都會先查閱國內外上重要的學術期刊,了解組織管理理論的發展近況,並選擇增加較具實用價值的理論概念,讓本書在理論介紹上能與時俱進。
       接著,我們遍讀國內外商業雜誌,掌握管理實務的大趨勢,讓本書個案與實務解說的部分能在潮流之上。

本書特色
以淺顯易懂的詞彙介紹理論
       學術理論是研究者用來描述實務現象的一組精簡而抽象的概念,這些抽象的概念若不經解釋就難以理解,而解釋抽象概念的最好方法是舉例說明。我們用淺顯易懂的詞彙和時下發生的實例來闡述組織管理的理論與概念,讓初學者在理解抽象性的理論上沒有障礙。

以讀者熟悉的組織解說理論
       用過幾本翻譯的教科書後,我們發現學生常因為不認識書中的個案組織,以及不了解國外組織所處的環境,而無法真正透過實務個案來理解理論。本書以學生熟知的企業作為詮釋理論的主要範例,讓他們更容易明白理論所要解答的實務問題。

以說故事的方式說明理論
       在教學經驗中發現,學生記憶最深刻的總是實務故事。因此,將理論概念嵌入實務故事情節,讓讀者同時記住實務現象與理論概念。全書各章都以「從個案中學習」開始。其架構是先以簡單的詞彙說一段理論概念,再鋪陳實務故事,讓讀者在進入抽象的理論之前,從個案中學習到實務現象與理論概念間的連結。

搭配實務解說闡述理論應用
       有了實務現象與理論概念間關係的基礎理解,接下來深入介紹理論時,讀者就容易建立新的理解。這部分的設計是先介紹理論概念,再搭配實務解說,示範如何以理論概念分析實務現象,讓讀者更深入理解理論及其應用。

介紹理論衡量工具進入實務應用
       能夠衡量才能管理,理論與實務應用間需要衡量工具來橋接。本書每章都以「衡量與管理」為結尾,「衡量」是提供理論概念的實務化操作工具,一方面讓讀者理解抽象概念如何實務化,另一方面可讓實務工作者直接用來衡量自己組織的問題。「管理」是提供操作化管理原則,讓讀者可以直接應用在實務問題的解決上。

實務個案舉例豐富
       本書在實務解說的舉例上,主要以臺灣的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為主,但也包羅國外的組織,兼顧國際視野。總計長篇個案 13 個,中篇個案 13 個,短篇個案 75 個,華人組織與非華人組織也不計其數。取材上,雖以表現傑出的大企業為主,但也兼顧非營利與中小型組織。

理論介紹完整
       本書在理論的涵括範圍上,以力求完整但須具有實用價值為原則。某些理論看似精雕細琢,但實務應用性不高或困難,因而不在選擇之列。我們全面性的整理從 1960 年代到近年的學術研究,挑選較具實務應用價值的理論概念加以介紹。本書將所介紹的組織理論分成三部分,舉例說明如下。
組織設計的理論
       不良的組織設計會導致組織僵化、減低效率、無法創新,使得組織容易在變動的環境中被淘汰。組織結構和組織文化是兩個重要的設計要素,組織結構以有形的方式,組織文化則以無形的方式,共同影響組織的行為與效能。本書第一章到第五章探討組織設計的理論與實務。
組織生存與卓越的理論
       組織要生存必須獲得利害關係團體的支持,才能獲取所需的資源,以及永續經營。至於如何讓組織在生存之餘更能邁向卓越,則牽涉到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本書的第六章到第九章介紹組織生存與卓越的理論與實務。
組織轉型的理論
       改變是這個世界的常態,有的改變快到讓組織來不及因應,有的改變則是悄悄發生且難以察覺,直到組織想要因應時卻為時已晚。面對全球化經營環境的變遷,組織需要不斷適應新的生存環境;在適應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學習、創新和變革,當中常因牽涉到重大決策而引起組織的衝突、權力與政治運作。本書從第十章到第十三章介紹組織轉型的相關理論與實務。

第四版更新的內容
個案:第四版更新了大部分的大小個案與實例,並更新個案新近資訊。因為我們認為,新近的實務案例對讀者來說會比較熟悉,因而比較容易理解理論與實例間的關聯性。
理論內容:第四版新增的理論概念如下。
• 組織設計的部分:評估利害關係人的重要性、永續商業模式、智慧製造系統。
• 組織的生存與卓越部分:影響組織創生與死亡的因素、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組織敏捷性。
• 組織的轉型部分:創新策略。

輔助教材與教學建議
教學投影片:包含我們覺得最需要教師引導的內容。
討論問題解答:「本章內容討論」和「實務與理論的對話」思考問題之參考答案。
測驗題庫:每章都有完整的測驗題庫,包括「是非題」、「單選題」、「複選題」、「簡答題」,可供老師考試命題之參考。

教學建議
適用對象:本書適用於大學部與碩士班,有關組織理論與管理以及組織設計方面的課程。
以講授為主:建議使用教學投影片,仔細講解加上對學生的提問,每章大約三節課。第二、五、七、十三章的內容較多,可考慮加長授課時間。

輔助教材
講授與討論並重:建議使用教學投影片,可在兩節課內講授完畢,留下時間進行課堂互動。每章提供的互動題材有:
(1) 教學投影片中的小組討論問題:這部分可以請同學以自己感興趣的組織為探討對象,上網查資料回答問題。
(2) 課本中「本章內容討論」題目:這部分是用以了解學生對理論內容的吸收程度。
(3) 每章最後的「實務與理論的對話」個案:這部分可請學生分組討論後發表,教師再根據發表內容給予評論。

致謝
       本書能夠再版,首先要感謝用書老師的支持;其次要感謝寫作助理婉渝在個案資料蒐集與整理上的協助,以及雙葉書廊出版部的用心。最後,我們誠摯邀請讀者不吝指出書中的錯誤,任何意見都是我們學習的機會。
       若有任何關於本書的改進意見,煩請電郵楊仁壽:
       yangjs@yuntech.edu.tw

楊仁壽、卓秀足
2025 年 4 月


Copyright ©2007 雙葉書廊.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6019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2號1樓
TEL:02-2368-4198 02-2368-7084 FAX:02-2365-7990 e-mail:pub@yehye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