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書請洽官方LINE】

  首頁  >>  中文圖書  . 資料首頁  


成本與管理會計 第一版 2008年 (附學習光碟) (COST MANAGEMENT 3/E)

作/ 譯者:HILTON/王韶濱譯

  • ISBN:9789861570808
  • 年份:2008
  • 書號:00106198
  • 開數:16
  • 頁數:803
  • 定價:780元 
  • 教師教學配件:
    教學用投影片
    ※教學配件僅供採用本書授課之教師教學參考用,無額外販售或索取。

作者
王韶濱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會計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會計及財務系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
專長領域 會計實證研究
財務報告管制
國際會計
盈餘管理
財務預測
       成本與管理會計在劇烈變動的全球製造環境中,已有長足的進展,教科書更必須亦步亦趨,隨時納入最新的成管會計理論與技術。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概念說明深入淺出,章首以特定公司點出該章的主題,幫助學生模擬與適應實務上的公司處理方式。每章皆有提綱挈領的學習目標引領閱讀,以及邊欄名詞解釋加強印象。另外,因應多變而複雜的環境,本書皆以廣泛應用的 Excel 試算表做為引導學習及習題,以加強練習計算,在實務應用上將更得心應手!不論對學生或考生而言,相信都能從本書獲得正確的成管會計觀念,同時享受愉快的學習經驗!

★ 本章全部內容(第 169 頁至第 200 頁)收錄於網路:http://www.mcgraw-hill.com.tw/hilton3e,以 PDF 檔型式呈現,作為教學參考之用,請以 Acrobat Reader 開啟閱讀。
第一篇 制定策略性的基礎-分析與管理成本的重要性
第一章 成本管理與策略性決策之制定-評估機會與領導變革
 1.1 評估普素公司的機會
 1.2 成本管理的策略性角色
 1.3 成本管理分析師的特色
 1.4 策略性決策之制定
 1.5 策略性行為計畫的形成
 1.6 計畫與產出的評估

第二章 產品成本系統-觀念與設計的問題
 2.1 成本管理與產品成本系統
 2.2 不同產品成本系統下的損益報導影響

第三章 工作舖與批次生產的成本累積
 3.1 產品成本制度的選擇
 3.2 基本成本流程模型
 3.3 追蹤批次成本的過程
 3.4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的使用
 3.5 批次成本流程的彙總
 3.6 實際、正常與標準成本的差異
 3.7 將分批成本制應用到價值鏈
 3.8 工作與專案管理
 3.9 根據分批成本資訊以規劃及制定決策


第四章 作業基礎成本制系統
 4.1 普利擎公司的背景描述
 4.2 普利擎公司的競爭情形
 4.3 傳統的成本系統
 4.4 作業基礎成本制系統
 4.5 產品及顧客獲利能力
 4.6 以 ABC 估計新產品的成本
 4.7 服務業與買賣業公司的作業基礎成本制
 4.8 使用作業基礎制成本制的成本與效益

第五章 作業基礎制管理
 5.1 作業基礎制資訊對普利擎公司的成功之重要性
 5.2 作業基礎成本制:程序改善的基礎
 5.3 ABC 與目標成本法的併用
 5.4 顧客認知價值的重要性
 5.5 作業基礎制管理所需要的工作
 5.6 程序改良機會的尋求
 5.7 產能的利用
 5.8 作業基礎成本制與管理之實行
 5.9 普利擎公司決定保留美佳堡公司為其客戶的決策

第六章 管理顧客的獲利性
 6.1 健康潮有限公司
 6.2 顧客獲利性的重要性
 6.3 健康潮公司以產品線所做的傳統獲利分析
 6.4 顧客銷售分析
 6.5 銷管費用分析
 6.6 顧客獲利性分析
 6.7 尋求替代方案及選擇合適的方案

第七章 管理創造價值的品質與時間
 7.1 品質的重要性
 7.2 改善品質的成本
 7.3 品質面面觀
 7.4 公司如何衡量品質
 7.5 品質與價格間的取捨
 7.6 公司的誠信與品質
 7.7 在競爭環境下管理時間的重要性
 7.8 流程的生產力與效率性之管理

第三篇 分步成本與成本分攤
第八章 分步成本制
 8.1 分步成本制的介紹
 8.2 分步成本資訊的重要性
 8.3 分配到產品的成本
 8.4 釋例一:部門沒有期初或期末在製品存貨
 8.5 釋例二:部門有期末在製品存貨
 8.6 釋例三:部門有期初及期末在製品存貨
 8.7 生產成本報告在管理上的用途
 8.8 釋例四:部門有自前部門轉入的產品成本
 8.9 釋例五:部門有損壞品成本
 8.10 思必特飲料公司的成本管理
 8.11 分批與分步成本制的選擇
 附錄:使用先進先出法以分配產品成本

第九章 聯合成本制
 9.1 聯合產品製程
 9.2 決策的挑戰:應該生產哪一種聯產品呢?
 9.3 分攤聯合成本的原因
 9.4 聯產品成本的分攤方法
 9.5 副產品的基本會計處理
 9.6 損壞品與廢料的處理

第十章 管理及分攤支援性服務成本
 10.1 服務成本的挑戰
 10.2 內部支援性服務的管理
 10.3 分攤服務成本的理由
 10.4 支援性服務部門到內部顧客的成本分攤

第四篇 規劃與決策制定
第十一章 成本估計
  11.1 成本估計
  11.2 估計成本的理由
  11.3 簡單的模型:一個成本動因及固定/變動成本習性的模型
  11.4 較為複雜的模型:多個成本動因以及複雜成本習性的模型
  11.5 成本估計的方法
  11.6 使用簡單迴歸分析以做統計上的成本估計
  11.7 高低法
  11.8 使用複迴歸分析以估計成本動因率
  11.9 帳戶分析法
  11.10 工程法
  11.11 估計方法與估計數的比較
  11.12 成本估計是所得結果的用途
  11.13 外包的決策
  11.14 產品變動的成本與效益
  11.15 道德問題

第十二章 財務與成本數量利潤模型
  12.1 介紹財務模型的推導
  12.2 使用成本數量利潤規劃模型
  12.3 找出財務模型的要素
  12.4 將租稅納入模型中
  12.5 建構多重產品的模型
  12.6 將多重成本動因納入模型的建構中
  12.7 如何使用敏感性分析及情境分析
  12.8 將稀有資源納入模型的建構

第十三章 成本管理與決策制定
  13.1 決策制定過程
  13.2 第一階段:設定目標與目的
  13.3 第二階段:蒐集資訊
  13.4 第三階段:評估各項替代方案
  13.5 一些常見決策的例子:外包、增加或撤銷某一產品線或服務或事業單位
  13.6 定價決策

第十四章 制定投資決策的策略性問題
  14.1 投資決策
  14.2 策略性投資
  14.3 競爭者的未來行動
  14.4 真實選擇權價值之分析
  14.5 策略性投資分析中的法律與道德問題

第十五章 預算與財務規劃
  15.1 策略性規劃:達成或維持一項競爭性的優勢
  15.2 預算制度的主要目的為何?
  15.3 公司使用很多種形式的預算
  15.4 以主預算作為規劃的工具
  15.5 預算的國際層面
  15.6 作業基礎制預算
  15.7 主預算表之編製釋例
  15.8 預算行政管理之責任
  15.9 預算行為的涵意
  15.10 裁決性成本的零基預算法
  15.11 預算與財務規劃的現代趨勢

第五篇 評估與管理績效
第十六章 標準成本法、差異分析及改善成本法
  16.1 使用標準成本法作為控制的工具
  16.2 成本差異分析
  16.3 成本差異的重要性:什麼時候該追蹤?
  16.4 標準成本法的行為效益
  16.5 差異數的控制
  16.6 以標準成本作產品計價的方式
  16.7 資訊科技對標準成本法的影響
  16.8 標準成本法:其傳統的優勢
  16.9 今日製造環境下標準成本法的角色變更
  16.10 改善成本法

第十七章 彈性預算、製造費用管理與作業基礎制預算
  17.1 彈性製造費用的定義
  17.2 製造費用差異數
  17.3 在成本管理中使用製造費用績效報告
  17.4 使用標準成本於產品計價中
  17.5 作業基礎制的彈性預算
  17.6 差異分析的其他問題

第十八章 組織的設計、責任會計以及部門績效的評估
  18.1 分權組織與責任會計
  18.2 責任會計
  18.3 責任會計的釋例
  18.4 績效報告
  18.5 責任會計如何影響行為?
  18.6 投資中心的績效衡量
  18.7 衡量投入資本與利益
  18.8 利用投資中心績效的衡量以提供管理上的誘因

第十九章 轉撥定價
  19.1 轉撥定價對企業的影響
  19.2 國際轉撥定價實務
  19.3 部門別報告與轉撥定價
  19.4 服務業的轉撥定價

第二十章 策略與平衡計分卡
  20.1 維利商業銀行:超前的競爭力
  20.2 使用領先與落後指標於平衡計分卡以做為溝通、激勵及評估
  20.3 實行平衡計分卡
  20.4 平衡計分卡的成本與效益
  20.5 在維利商業銀行施行平衡計分卡


Copyright ©2007 雙葉書廊.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106019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2號1樓
TEL:02-2368-4198 02-2368-7084 FAX:02-2365-7990 e-mail:pub@yehyeh.com.tw